The More We Cook Together
Cordon Noir - Conquer the Kitchen, One Ingredient at a Time
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JT的作業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JT的作業. Show all posts

Tuesday, November 1, 2011

[牛奶篇] 中東布丁

大家對美國甜食的第一印象都是:甜死了!可是我發現印巴、中東的甜點跟美國相比,甜度絲毫不遜色,差別在於這些地區的甜點,通常用了大量的香料,在「好甜!」的同時,也強烈地刺激你的味蕾。

這個中東布丁,很容易做又好吃,是中東齋戒月 (Ramadan) 常見的甜食;根據我自己過去對這類甜點的經驗,我先把糖的份量減少了一點,結果證明我是對的,哈。食譜來源是Moosewood Restaurant New Classics, page 434 ,加上我的操作心得,

糖 我用蔗糖 3/4 -7/8杯 (一杯挖兩三大匙起來)
1/4 杯玉米澱粉
1/2 小匙肉桂粉
1/2 小匙cardamon (小荳蔻)粉
4 杯牛奶
2 顆蛋 打散
2 大匙奶油 室溫溶化
2 小匙香草精

把乾料全部放在鍋子裡混合一下,然後加入少量牛奶(約1/4杯)調成膏狀。這個步驟很重要,因為沒有調勻的話,待會加入大量液體時,玉米澱粉容易結塊,反而不容易攪勻。就像中菜勾芡那樣,太白粉先用一點水攪開再煮的道理。

剩下的牛奶分幾次加入,再加入徹底打散的蛋攪勻。如果要講究一點,可以把打過的蛋用濾網濾過。我這個人是差不多小姐,就很隨興的直接加下去!

現在可以開火了,爐子轉中火,瓦斯爐的可能用中小火就OK。加熱的同時不斷攪拌,不然底下會黏鍋,而且香料的粉比較輕,會浮在液體表面。下面左圖就是靜止的樣子,右圖是攪拌中,可以明顯看到左邊的肉桂粉跟沒有完全打散的蛋浮在表面。

加熱約12分,或是到液體開始變稠,那個稠的程度有一點像米漿的稠法。這個時候鍋子就可以離火,加入奶油與香草精攪勻。

然後就可以把這個勾勾的布丁裝到小碗裡送進冰箱冰涼涼,吃起來像是印度餐廳的米布丁,沒有米,但是稠一點安捏,背後靈很愛這個味道。另外會想要煮這道甜品,是因為有同學說想學香料的用法。小荳蔻沒有磨粉的話是長這個樣子。

最後來講一下買香料,小荳蔻茴香孜然芫荽籽丁香這些香料,在美國的話建議去亞超或是印超買,會比美國超市便宜很多份量又更多,不過缺點就是它們都是塑膠袋包裝,我通常會把香料罐子留著,或是買IKEA的玻璃罐,再自己標示內容物。雖然說香草香料放久了會比較不香,這在香草(如迷迭香、百里香)似乎比較明顯,這些辛味厚重的香料,感覺比較沒有那麼大的差別。

Sunday, October 23, 2011

[起司篇] 韭葱起司鹹派 + 派皮小秘技

改編自Fresh Flavor Fast

韭葱(leek) 約兩根 只用淺綠與白色部分 
山羊起司 & 奶油起司 各4 Oz. 如果沒有剛好沒闗係 大概一半一半 山羊起司可以多一點,起司先置室溫軟化。
牛奶 兩大匙
蛋黃 兩個
百里香 乾糙 1/4小匙
鹽與胡椒
基本派皮 一份

特殊工具 捍麵棍 烘焙紙 九吋派盤
  1. 烤箱預熱350度。
  2. 韭葱一層一層之間很容易夾帶泥土,所以先切再洗,縱切一半後再細切。洗好後瀝乾水分再用紙巾擦。如果不想浪費紙巾,瀝乾大部分水分後用沙拉脫水機脫乾水分,或是倒在烤盤上讓它自然風乾,但小心不要讓韭葱乾掉了。
  3. 混合起司,蛋黃,兩匙牛奶,百里香,混勻後用鹽與胡椒調味。
  4. 派皮捍開,要怎麼把派皮順利捍開不黏在桿麵棍上,又能順利的移到派盤上?在兩張烘焙紙桿開派皮(保鮮膜不好用,鋁箔易破又看不到底下的情況)。底下的那一張撕的長一點,掛在流理台邊邊,用肚子頂住,這樣一開始捍的時候就不會跑掉。
  5. 把步驟2的材料裝到派盤裡,上面再灑上韭葱,然後就可以送進烤箱裡了,烤45分。
今天烤出來韭葱有一點太乾/焦,改善的方法可以在前20-30分派上蓋張鋁箔紙,不用包起來,輕輕蓋著就好。

今天晚餐就是這個鹹派和煎魚,再派上一杯白酒。這個食譜也很適合做成迷你的塔,可以當前菜或是party finger food!

Sunday, October 2, 2011

[南瓜篇]南瓜甘露煮

天氣漸漸變涼了,農夫市場裡開始出現各式形狀大小顏色的Winter Squashes,看的我眼花瞭亂,真想每一種都抱一個回家吃吃看。Winter Squashes,這個字直接翻譯成中文是冬季瓜,萬聖節常見的南瓜就是其中之一這個網頁介紹了幾個常見的冬季瓜。有冬季瓜,也就有夏季瓜,近幾年在台灣流行的櫛瓜就是夏季瓜。


這個星期我試了這種瓜,形狀有點像日本的kabocha,做了酪梨壽司的南瓜甘露煮。這個食譜是帶皮一起煮,所以要挑選皮薄的品種,也不能久放的瓜,這樣瓜皮才會不會太老。


微波一下更好切,切開發現瓜肉的顏色還有點黃綠,組織緊密,這顆瓜有點偏生,不過沒闗係,剛好適合這道菜的煮法,熟一點的瓜,煮的過程中攪拌或是煮的久一點,比較容易散掉,或是形狀會比較沒那麼四四方方。


調味料:糖,蜂蜜,味醂,醬油,柴魚粉跟水。切好的瓜,帶皮的那面向下,加入醬汁,醬汁略蓋過南瓜,試一下鹹淡後開火煮。


原作法是用鋁箔紙蓋在醬汁上,我剛好有張烘焙紙撕了下來沒有用,就拿來試試看,不過烘焙紙比較輕軟,醬汁煮沸的泡泡會把它撐起來。南瓜上桌後,歪嘴雞吃了一口,說:還不賴!

Tuesday, June 28, 2011

[牛牛篇] 大老爺流滷牛腱

最近沒有什麼照相,不過這道菜真的是在作業週做出來的,大家包涵一下沒有照片的滷牛腱作業吧。

這個作法是在道聽途說+綜合各路食譜+我能找到的材料限制下總合出來的。我家這邊的牛腱通常是一包四條,我的鍋是大概是5Qts大小。下面的材料數量是我自己抓個大約,滷四條牛腱用的。


材料:
A
牛腱 川燙過
B 
花椒 1大匙 
八角 1個
桂皮 1捲
薑 數片
葱 1-2根 切大段
C
辣豆瓣 一大匙 
醬油 300-500 CC (視老滷份量調整)用一般的純釀造醬油就好了不必太講究
冰糖 或是黃砂 約半個拳頭的量
滷包 一個 我通常是用亞超常見的漢宮滷包
老滷

作法:
厚底鍋裡熱油,加入B料爆香,小心不要焦掉,等香氣都逼出來後,用個大紙袋(自製茶包的那種紙袋)把葱以外的料包起來(不包葱是因為葱的體積太大,而且葱切長段不會難撈),暫放一旁。

加入辣豆瓣(小心爆油),略炒一下讓香味出來,加入醬油與其餘C料,以及上個步驟的的紙袋。然後加入川燙好的牛腱,再加水蓋過。如果液面高度有很多要補的時候,要多加點醬油,免得太淡,我會試一下味道。大概就是滷汁該有的鹹淡(什麼話!?)

煮滾後轉小火加蓋,再滷一小時至一小時半,熄火放涼,不燙了就可丟進冰箱裡泡至少一天,兩到三天會更入味。蓋子儘量不要去掀,泡好了以後先把滷汁倒一點起來(我通常用大的果醬玻璃罐,或是pasta sauce的玻璃罐)冰凍起來,就是老滷底。剩下的滷汁可以乾拌麵或是加高湯(或是滾水)做牛肉湯麵,或是滷蛋滷豆干也行。

用一張舊照片頂替一下。


泡三天後拿出來切薄片 (熱的牛腱一切就碎>第一次滷牛腱犯的錯讓我印象深刻),灑點香菜葱和蔴油,淋點滷汁..... 我的滷牛腱是有口皆碑的噢!

Sunday, May 22, 2011

【蕃茄篇】  蕃茄烤蛋

蕃茄是我家的必備食材,pantry裡一定會有新鮮蕃茄,罐頭蕃茄,paste, sauce, and ketchup。一顆蕃茄裡有甜鹹酸,人類味蕾追求的味道全在一起,不管是單吃,還是與其它食物同煮,都十分
好吃!

這道烤蛋是我家星期天常見的早餐,簡單又好吃!


材料
蕃茄 大小不拘,小蕃茄對半切,大蕃茄切塊
羅勒 巴西利
鹽與胡椒
奶油 切小塊 也用來抹烤皿

鮮奶油 (今天用half & half代替)
Parmesan粉

Sunday, May 15, 2011

【青蔥篇】 立刻偷懶的葱油雞


今天晚餐四菜,葱油雞是中間後面的那一碗。

【洋蔥篇】法式洋蔥湯

這是安東尼波登把紐約名廚帶回家的法式洋葱湯,小地方更動過;這本書我做過幾個食譜,紅酒燒雞,維琪冷湯,都十分讚。



材料(適合用5Qt湯鍋,可裝四到五個獅頭碗)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