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e More We Cook Together
Cordon Noir - Conquer the Kitchen, One Ingredient at a Time
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Anita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Anita. Show all posts

Monday, January 9, 2012

[鮮奶油] Anita's 輕乳酪蛋糕



鬆綿的舒芙蕾乳酪蛋糕是我家小孩的最愛,這蛋糕是以秒殺的速度在消失,有時會出現爸爸跟小孩們搶蛋糕的好笑畫面,吃完都意猶未盡.

去年生日當天,本想試試CAROL老師的輕乳蛋糕來為自己慶生,但剛好手邊沒有低筋麵粉. 可是又想吃輕乳酪蛋糕的更輕盈美味,所以在綜合了這2種乳酪蛋糕的食譜跟作法後就出現了我自己版本的輕乳酪蛋糕. 沒有加麵粉,真的變得更加輕盈^_^ . 這個版本的蛋糕真是大受好評, 也因此成為我家生日必烤的蛋糕. 連遠從希臘來訪的婆婆,嚐過後都為之驚艷啊! 身邊的吃過的好友也紛紛詢問食諎. 在此跟大家分享,希望大家也可以一起嚐到這個好滋味,祝大家成功!

Wednesday, June 15, 2011

【地瓜﹠芋頭篇】親家酥~芋頭地瓜酥

沒想到我第一次出題,就是芋頭,可見我有多愛芋頭啊. 我的冰箱隨時都可以見到它的踪影. 芋頭真是個美食,連我家老公都愛. 不管做成甜的或鹹都很美味. 雖說是我自己出的題目,但我卻想不出要做什麼料理. 自己做過很多次芋頭酥,覺得不新鮮.而且芋頭酥又要用到人工色素的芋頭香精.現在台灣起雲劑鬧得沸沸揚揚,我還真不敢用. 幸好下週的同學出了一個地瓜,剛好我又看到一個食譜是用紫色地瓜泥來做油皮. 我想改用一般的紅心地瓜應該也是不錯. 就這樣成就了我這一道"親家酥"(讓我一篇文抵兩篇用).
地瓜芋頭本一家啊,都是根莖類的. 有心人士請不要做太多的解讀.我們在這只討論美食喔.希望大家會喜歡!

【馬鈴薯】馬鈴薯蛋沙拉三明治

夏天總會想吃個簡單清爽的懶人晚餐,三明治是首選. 我家常見的就是總匯三明治了,這個馬玲薯沙拉三明治偶而會來客串一下. 不過這個懶人晚餐也不算太懶啦,至少湯種牛奶麵包還是自已做的,也是要花不少時間. 這個沙拉不夾麵包單吃也是很不錯的.


Thursday, June 2, 2011

【糯米篇】 簡易筒仔米糕



糯米的美食很多,除了學院同學們做的糯米飯糰跟油飯外,但一時間還真難想糯米還能做什麼料理。因此,回想兒時的常吃的小吃,突然想到“筒仔米糕”。這是一道我每星期必吃一回的晚餐。因為父母都很忙,我們國高中常自己去外面打點自己的晚餐。北上唸書後就再也沒有嚐過了,算一算至今也快20年了(不要偷算我的年齡XD)。想到今天可以再次嚐到這好味道就很興奮 (其實還不知道會不會成功?)



這個筒仔米糕其實算起來是大鍋油飯的迷你版,不過筒仔米糕的口感又比油飯稍微軟一點。在網路上找了一些食譜,做法因地緣關係而在糯米的處理方式有些不同。有的是先蒸熟白糯米再加炒料再蒸一次,有的是先將糯米跟料稍微炒一下後再蒸 , 還有的是直接將生米跟炒料的湯汁一起蒸。為了本著本學院的”懶“字精神,我選擇了用生米的方法。(院長,我有加分嗎?)這道方法真的再簡易不過了,除了等待材料泡水的時間外,操作的時間不到20分鐘。蒸出來的成品淋上自製的海山醬跟我兒時的記憶很接近。以後又多一道糯米的菜囉!!

Wednesday, May 25, 2011

【雞蛋篇】墨西哥烤布丁~FLAN


這是一道可以讓老公吃了後,可以不用老婆大呼小叫就自動去洗碗的簡易甜點。

不同於一般的雞蛋布丁,在於這個墨西哥烤布丁(或是有人會稱西班牙布丁)除了雞蛋牛奶外,還加了煉乳跟墨西哥特產的香草莢。口感吃起來比一般的布丁札實,奶香厚重配上帶點焦味苦甜的焦糖,好吃極了! 可是對於我家還不能吃苦的小小孩,焦糖部分就可以免。



Sunday, May 22, 2011

【蕃茄篇】希臘沙拉 (GREEK SALAD)


歐美沙拉的吃法很多種,但希臘沙拉就大大不相同。希式沙拉的不同處在於FETA CHEESE(羊奶做的CHEESE)跟KALAMATA OLIVES(希臘特有的品種)。記得第一次聞到FETA CHEESE,就像外國人聞到我們的臭豆腐一樣,令人不禁的想掩鼻而逃。金無奈這是我家老公的最愛,我不得已愛烏及烏,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嚐試,終於體會到他的香醇美味,也漸漸愛上了。但是要買到新鮮且好的品質才行,要不然真的會覺得是在吃臭襪子。而KALAMATA OLIVE也別有一番風味,有時只配著PITA(一種扁的薄麵包)就很好吃,可以抵一餐呢!

Thursday, May 19, 2011

【高麗菜篇】希式高麗菜肉捲 (EGG ﹠ LEMON SAUCE)



記得9年前第一次做這道菜時,是照著當時還是男友的老公從希臘帶回來的食譜做。食譜看來像是老好幾輩的人寫的食譜,書上用單位是“TEA CUP”??這是什麼啊? 每個國家的TEA CUP大小都不同吧,這要我怎麼做啊?為了展現我的一份心意,硬是做了,不但超不道地又超酸,而且原本的EGG﹠LEMON SAUCE變為蛋花湯。古意的男友,沒有嫌棄反而捧場吃了半鍋。說有進步的空間。

根據老公的說法,這道菜的精神在那個EGG ﹠ LEMON SACUE。會把蛋跟檸檬加在一起的人就只有希臘人吧。後來在老公的姑姑家,嚐到道地的EGG ﹠ LEMON SAUCE後,慢慢能接受這樣的組合了。其實吃慣了,味道還不賴。



今天就把我的第一次當作我在這學院的第一個作業。意義很非凡!